谢龙新

作品数:25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叙事叙事转向文化批评罗兰·巴特文学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长治学院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学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身体的物质性与权力话语的述行性——评朱迪斯·巴特勒对身体述行叙事策略的揭示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共4页谢龙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研究"[11CZW003]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朱迪斯·巴特勒认为身体的物质性是话语叙述的结果,包含了权力话语的述行目的。对身体起源的追述是身体述行的叙事策略,暗含一个"寻找/隐藏"模式:通过寻找一个时间上"在先"的身体,编造一个"起源故事",赋予身体坚不可摧的"物质性",同时,...
关键词:朱迪斯·巴特勒 身体的物质性 身体述行 叙事策略 
“非男非女”:间性文化与感性复归被引量: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2-77,共6页谢龙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ZW 003;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08420741
历史意识是认识当代审美文化的一把钥匙。"非男非女"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和价值向度应当在其历史流变的文化语境中寻找。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非男非女"的符号三角所反映的深层结构是文化与自然的对立。"非男非...
关键词:非男非女 间性文化 符号学矩阵 叙事 言语行为 符码化 
“教学”与“创作”:燕卜荪在中国的教学传播轨迹及影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3-107,共5页张惠 谢龙新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批评’的中国化:传播与变异研究"(项目编号:12CZW020)的阶段性成果
"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燕卜荪多次来到中国进行中西文化沟通,通过教学与创作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燕卜荪的文学批评思想,在诗歌理论上促使"新诗现代化"与中国现代解诗法的形成,在诗歌创作中营构了西南联大诗人群,实现了中...
关键词:教学 创作 燕卜荪 “新批评” 文学批评 
述行与叙事:巴特勒的又一副面孔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69-72,共4页谢龙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W003);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朱迪斯·巴特勒具有多副面孔,但作为叙事学家的身份一直没有被学界重视。巴特勒的叙事思想与其述行思想相伴而生,而且对其身体、性别、生命,以及主体、社会、政治等哲学表述具有统领作用。述行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对规范、律法、权力等...
关键词:述行 叙事 巴特勒 性别 身体 
言语行为理论与建构主义文学研究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47-52,共6页谢龙新 谭清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研究"[11CZW00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留金法[2012]5075;湖北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经费资助
国内学界关于建构主义与本质主义论争的首要原因在于对概念的分歧。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在这场论争中却几乎没有被提及。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文学事实是一种制度性事实。从言语行为理论来看,建构主义不是笼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述行 建构主义 本质主义 
文化批评与政治:斯特凡·柯里尼教授访谈(英文)
《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1-7,共7页谢龙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研究"【项目批号:11CZW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叙事形式政治潜素与意及其生成模式研究"【项目批号:10BZW00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湖北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斯特凡·柯里尼是剑桥大学英语系思想史和英语文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早期到当代的文学与思想史的关系,当前主要研究20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和历史任务。近年来的...
关键词:斯特凡·柯里尼 文化批评 政治 文学 伦理批评 
“存在”的“镜像”: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悲剧意蕴被引量:6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74-79,共6页黄林林 谢龙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ZW003
《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是一个具有独特悲剧意蕴的文学形象。它的独特性首先就在于它是作为老人桑提亚哥自我的镜像而存在的,老人追逐马林鱼的过程就是他自我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次还在于马林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林鱼骨架所...
关键词:马林鱼 镜像理论 存在主义 自我 他者 悲剧意蕴 
叙事述行:从文本到读者——兼论语言学转向与历史转向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6-11,共6页谢龙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1CZW003)阶段性成果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探讨叙事述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文本话语的述行性为故事规则和话语规则所制约,局限于文本之内,而读者阅读的述行性则发生在文本之外,从而走向了历史。但读者阅读的述行性仍然以文本话语为基础,因此,叙事转向并...
关键词:叙事述行 叙事转向 语言学转向 历史转向 
论中国古典“叙事”概念的当代兼容性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谢龙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ZW005
中西"叙事"的原初内涵根植于各自文化的源头之中,文化基因的异质性使中西叙事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比较而言,西方叙事重"故事",中国叙事重"历史";西方叙事侧重于"叙",中国叙事更加强调"事"(即"史");西方叙事侧重于时间性,而中国叙事侧重...
关键词:“叙事”概念 中西比较 差异性 兼容性 
“阉割的轴线”:《S/Z》叙事分析之一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137-143,共7页谢龙新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叙事转向研究"【项目编号:208031】的阶段性成果
罗兰·巴特的《S/Z》既是理论文本,又是叙事文本。那么,对它的分析则应在叙事理论与叙事形式的交叉往返中进行。阅读本身就是写作,这一行为使身体成为必然的中介。身体的介入使文本与读者达成叙事交易,在《S/Z》的论域中,交易的结果就...
关键词:罗兰·巴特S/Z 阅读 身体 叙事 述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