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道互补看一重化生活世界的人本价值——兼论中西碰撞中的思想传承与革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继民[1] 张静[2] 

机构地区:[1]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河南郑州450002 [2]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

出  处:《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4-26,共13页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儒家强调以礼制情,道家强调的则是以理化情。情/理的悖论必须通过一生修养过程才能获得某种动态的平衡性,这是中华人本主义价值多元的基础。强调关系人的是儒家的仁道,强调个体人的是道家的德道。儒家强调群体,道家强调个体。中国哲学强调人在对自我心性修养的工夫历练中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即成为什么;西方哲学则强调人作为"类"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外在知识。后者是在理性框架内对人的认识性描述,前者则在儒家亲在/道家缘在的框架内对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及方法的探究。从这一根本性差异出发,我们试图以中国一重化生活世界与西方一神教商业文明展开对话:(一)时间自然性与空间自然性的差异;(二)生活世界价值优先与形上存在知识至上的差异;(三)易学阴阳思想方法与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差异。新时期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支撑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易学主干儒道主体的文化传统秩序优先原则与自然性自由形成相对稳定的张力结构。立足于这一结构和当代实际的整体态势,人本主义在学理上表现为三种价值向度:(一)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二)和谐润德的现实向度(三)确立信念的终极价值。

关 键 词:个体人 关系人 生活世界 一神教 农耕 商业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