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庄子审美艺术空间美学意义雕塑空间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中州学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儒道互补看一重化生活世界的人本价值——兼论中西碰撞中的思想传承与革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4-26,共13页安继民 张静 
儒家强调以礼制情,道家强调的则是以理化情。情/理的悖论必须通过一生修养过程才能获得某种动态的平衡性,这是中华人本主义价值多元的基础。强调关系人的是儒家的仁道,强调个体人的是道家的德道。儒家强调群体,道家强调个体。中国哲学...
关键词:个体人 关系人 生活世界 一神教 农耕 商业 
庄子“游心于道”的审美实践方式——作为“否定”和“化解”的心灵境界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9-54,共6页张静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秩序与自由:儒道功能互补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向度"(086ZX041)的阶段性成果
庄子选择的审美实践方式是"游","游心于道"意味着否定和化解。一方面否定智识和道德,另一方面用自然而然的至理化解俗情,这两者是统一的。由此可以引出审美心理的特征乃是超功利与非逻辑。"游刃有余"是游的心灵境界在现实层面的落实,它...
关键词:审美实践 游道 心灵境界 
庄子“虚室生白”的美学意义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160-163,共4页张静 
"虚室生白"是透析庄子美学的一个切入口,"虚室生白"所体现出的道的虚与心的虚的契合是中国美学的大题目。虚静作为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影响了陆机、宗炳、刘勰等一大批理论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在庄子的文本中,"白"和"朴...
关键词:庄子 审美 虚室   
海德格尔雕塑空间理论述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42-46,共5页张静 
对雕塑空间的思考让海德格尔说出了“无蔽的存在的真理”。通过对技术空间与艺术空间界限的厘定,海德格尔祛除了技术空间对艺术空间的遮蔽。在海德格尔看来,那个先于技术空间和艺术空间的空间更为真实,而空间化发生的方式是诸位置之允诺...
关键词:海德格尔 雕塑 艺术空间 技术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