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战小说”翻译看启蒙人道主义——周作人《新青年》译作评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妍[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2年第11期70-72,共3页

摘  要:20世纪20年代,胡适曾定位《新青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是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这一刊物利用白话文积极翻译欧洲、俄国及其他地区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打开了放眼世界的窗口。而无论从译介作品的广度、深度以及内容影响,周作人都是首屈一指的翻译大家。

关 键 词:《新青年》 周作人 人道主义 翻译 译作 小说 《新民丛报》 文学作品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