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作

作品数:2053被引量:283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文军谭晓丽熊辉王家平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沈友友 做中国经典的“摆渡人”
《环球人物》2025年第6期84-86,共3页周昱龙 冯璐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的办公室里有一面书墙,书架上塞得满满当当,从诸子百家著作到唐诗宋词,从鲁迅到郁达夫,有古代经典也有现代小说。其中有一排书,封面上中文汉字与拉丁字母交织,正是他本人的翻译作品——《论语·葡语解义》《老子道德经...
关键词:现代小说 老子道德经 中文汉字 南华真经 唐诗宋词 古代经典 通释 翻译作品 
《博物馆密码:博物馆里的外星人》:解锁文物历史VS星际密码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5期50-50,共1页
冰心奖得主翟攀峰新作,国内首部“博物馆+”少儿科幻小说,当人类文明遇见神秘的外星文明,一起开启跨越星际与时空的寻宝冒险之旅吧!作者简介翟攀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工程硕士,曾就职于河南博物院。出版作品有“怪物宝宝帅呆呆...
关键词:作者简介 作家协会会员 外星文明 工程硕士 出版作品 科幻小说 儿童文学 翻译作品 
葛浩文翻译莫言小说方言时的读者意识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黄苗 刘川鄂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大学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2024年度成果。
一、方言翻译与读者意识文学方言是作者试图再现的受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阶层的语言①。翻译作品的读者意识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感受,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方言翻译与读者意识的特殊关联可有多方面...
关键词:翻译作品 葛浩文 阅读需求 翻译理论 方言翻译 读者意识 文学方言 莫言小说 
二十世纪域外中国法研究的转向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385-395,共11页周芩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近代传承与文明互鉴研究”(项目号:23AZD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写作背景:中国法域外形象的转变西方人研究中国法的历史进程可追溯至明清时期,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主编的《中华帝国全志》是18世纪欧洲最权威的中国志书,其中记载的中国法内容成为当时欧洲思想家谈及中国法时的重要参考文献。此后...
关键词:中西交流 重要参考文献 西方传教士 翻译作品 见闻录 历史进程 写作背景 
翻译中的注释:鲁迅译作副文本分析
《翻译界》2024年第2期31-48,共18页翟全伟 刘可欣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小注释,大历史:《鲁迅译文集》注释研究”(SISU2021YY004);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翻译赞助活动考察”(23D103)阶段性成果。
注释作为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副文本形式,对文本解读和文化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注释研究在翻译学领域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本文以鲁迅译作注释为研究对象,依据法国文论家热奈特的分类法,将注释划分为编者注、译者注和原注三种类型。研...
关键词:鲁迅译作 注释 翻译观 译者行为 
郭沫若译作《美术考古发现史》研究
《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何韬 
《美术考古发现史》是郭沫若的重要译作,既是其学术旨趣转向的显性标志,也是其学术领域拓展的全新发端。原作者米海里斯关于文物整理的概念重构了郭沫若的学术视野,滨田耕作的日语译著增强了郭沫若参与考古实践的时代紧迫感,继而影响并...
关键词:郭沫若 翻译 考古学 《美术考古发现史》 
乌尔贡格·奥侬译作:再现《蒙古秘史》文化精粹
《译苑新谭》2024年第2期292-306,共15页道日娜 
《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族的璀璨瑰宝,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涵盖13世纪蒙古民族文化、经济、军事、民俗、语言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人们了解13世纪的蒙古民族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依据。其文本在世界其他语言的...
关键词:《蒙古秘史》 乌尔贡格·奥侬 文化翻译观 典籍翻译 
文学翻译,重在体味原作的情感表达——女翻译家朵日娜译作读后感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4年第6期128-136,共9页哈达齐·刚 
文学翻译,是一切翻译中最具情感色彩的翻译,重在体味原作的情感表达。我在总结自己40年的翻译经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好的译文一定是达到了“三原”要求,亦或叫做“三原”原则,即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原貌原样。即等值翻译或等值表达。...
关键词:文学翻译 朵日娜 情感表达 
英语应用文写作“五审法”
《高中生(作文)》2024年第12期26-29,共4页张倩 
原题呈现:假定你是李华,你的朋友英国笔友Peter上周因为使用AI完成翻译作业而被中文老师批评,心情非常低落。为此,请你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1.你的宽慰;2.你对“用AI完成作业”的看法;3.你的建议。读题后,请思考:1.文体是什么?目标受众...
关键词:英语应用文写作 读题 翻译作业 目标受众 完成作业 AI 
如何让译文再现原文的语言魅力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译文探微
《语文学习》2024年第11期43-46,共4页聂鑫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两篇经典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政治性.但是语文课不是历史课或政治课,要如何上出这两篇课文的语文味?这...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历史课 演说词 语言魅力 语文味 人民报 英语原文 翻译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