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兴杰[1]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122-127,共6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关系研究>(批准号:12AZW001)
摘 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人本论不仅存在黑格尔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的和存在主义的形态差异,而且各自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人本论,未能从上层建筑的结构形态入手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持久性问题做出细致分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内含本质主义的人性假设,同时忽视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能动性。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根本弊端在于集体维度和历史维度的缺失。因此,我们不能套用或照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而应回到中国语境,重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人学话语的逻辑起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