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灵契合:高校德育的心理学分析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菩菩[1] 傅新禾[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出  处:《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7-20,共4页

摘  要:人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离不开认知、信念、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将这些非智力因素较好地运用于德育的各个要素之中,从而打破惯常的高校德育程式,将其与“心育”相承接,尝试一种与心灵契合的德育优化路径,着力改变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前景色写照。Non-intellectual factors such as cognition, belief and emo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which increase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关 键 词:高校德育 实效性 心理诉求 无声教育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