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浩淼[1] 高祥璐[1] 姚展翼[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眼视光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出  处:《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504-506,共3页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所得结果的可供比对的正常范围,为临床检查中调节滞后测量方法的选择及结果比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81名18~25周岁在校大学生近视患者,应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行规范验光后,分别用Nott法、MEM法和融像性交叉柱镜法(FCC法)测量其注视眼前40 cm处视标时的调节滞后量。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差异及线性回归关系。结果(:1)采用Nott法、MEM法及FCC法测量被检眼注视眼前40 cm处视标时调节滞后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38,P<0.001)。(2)Nott法及MEM法测量结果与FCC法测量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15+0.381X,r2=0.305;Y=0.698+0.600X,r2=0.571。结论:临床上选择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时,应将测量结果与相对应的正常范围比对。

关 键 词:调节滞后 Nott动态检影 MEM动态检影 融像性交叉柱镜法 

分 类 号:R778[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