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语言的缺失与自我认同的建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蕾[1]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喜福会》从自我身份认同的角度呈现了四位中国移民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中美文化巨大的差异造成了母女对自我身份不同的认同,这种认同最初是对立的,而语言成为了这种对立的催化剂。母女之间语言的缺失加速了对立的进程,沉默代替了亲情。可是随着母女双方不断追寻自我价值,不断修正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更新已有的自我认识,最终冰释前嫌,母女互相理解,达到了完美的人格的统一。

关 键 词:《喜福会》 语言 缺失 自我认同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