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秀兰[1] 李明远[2] 刘昌富[3] 刘捷[4]
机构地区:[1]西南科技大学文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2]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绵阳621010 [3]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4]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 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444-449,共6页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基 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编号:11XYY014)
摘 要:佛教经典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历经千年,其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翻译理论对中国后世的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旨在解读汉译本《撰集百缘经》对于梵语原典Avadāna ataka中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的翻译方式,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佛经翻译理论提供新的梵汉对勘材料。支谦在翻译《撰集百缘经》时,使用了以下四种方式对译梵语过去发生的行为:一是通过汉语动词所构成的句子的顺序;二是使用"时间副词+动词";三是使用汉语表示完成的动词"已"、"讫"、"竟",将汉语的完成动词"已""讫""竟"放在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之后;四是综合使用前三种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