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伊藤漱平(1969)日译本看中日认知模式差异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文忠[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083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1期308-326,共19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汉日语语法特征的语言类型学研究"(13ZS0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OV语言句法语义结构的类型学研究"(09YJA740092);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周边性语言现象研究"(12YJC740157);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日语学习者表达失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12YJC740076);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规划基金"汉日语语法特征的认知类型学差异"(KX171243);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基于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QJTD11MWW01)]

摘  要:将《红楼梦》与伊藤漱平(1969)日译本进行对比,发现汉日语在句式、动词、主语和形式名词的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以下差异:在名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日语多于汉语,而在动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汉语则多于日语;日语在句中较多省略动词,汉语则往往要求明示动词;日语经常省略主语,汉语则较少省略主语;日语经常使用形式名词,汉语则没有这一词类。究其原因,除语法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与中日认知模式的差异有关。日语倾向于对客观事态的整体认知,属于"漫画式认知",而汉语倾向于对动作主体及其具体动作的认知,属于"动画式认知"。

关 键 词:认知模式 语言类型 《红楼梦》日译本 汉日对比 

分 类 号:H36[语言文字—日语] I207.41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