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对比

作品数:209被引量:1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施晖盛文忠毋育新徐靖张惠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时词汇化汉日对比研究——以概念编码化、词汇化模式及矢量动词为对象的考察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5年第1期42-55,共14页王忻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日对比研究”(批准号:19BYY194)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王忻。
概念编码化、词汇化模式和矢量动词是共时词汇化下的几个重要课题,汉日二语言在该领域内呈现多样有趣的对应。汉日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词汇化的过程、路径、特征的对比考察的结论证明:对同样的客观事物、现象,汉日语词汇化的视点、...
关键词:共时词汇化 汉日对比 概念编码化 词汇化模式 矢量动词 
日本变体汉文《古事记》中“以”字用法考察
《汉字文化》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哈晓梅 杨琼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专项课题“日本汉文训读及其影响研究”(编号:24ZJQN018Y)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奈良时代文献《古事记》通篇由汉字所著,但其语义、用法与古汉语不尽相似,是研究古汉语在域外流变的珍贵材料。本文通过对《古事记》中“以”字用法进行考察,归纳总结其语义及用法,并与古汉语中“以”字用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
关键词:《古事记》 “以”字 用法 汉日对比 
汉日“拒绝”类隐性否定动词对比研究——以同形词“拒绝”和「拒絶する」为例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6期74-86,共13页郭蓉菲 冯颖 
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语义、句法与语篇视角下的汉日‘数量名’主语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3WLH01)阶段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郭蓉菲。
汉日同形词“拒绝”和「拒絶する」均表示“不接受”“不采纳”或“不服从”。“拒绝”一词所接宾语多指代特定具体的对象,且常以“一量(形)名”形式出现「,拒絶する」一词所接宾语则多表抽象意义,且多以光杆名词形式出现。在句法上,两...
关键词:拒绝/「拒絶する」 语义 句法 语体 汉日对比 
友人间直接反驳言语行为的汉日对比研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103-108,共6页陈朝阳 
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自然会话语料库的日汉反驳言语策略对比研究”(22Y175);2022年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日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X2022003)。
以自然会话语料库中朋友间的直接反驳言语行为为例,聚焦减轻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对汉语和日语语境下直接反驳话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汉语中直接反驳言语行为出现较频繁,而日语中没有发现“いいえ”“いいえ、違います”等直接反驳言...
关键词:自然会话 直接反驳 言语策略 汉日对比 
汉日语境中大语言模型的礼貌知识生成能力探析被引量:1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5期113-127,共15页李瑶 于富喜 毋育新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面向人机对话系统的日语语用距离调节机制研究”(批准号:21XYY009)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毋育新。
迄今为止,礼貌是语用学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大语言模型在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离不开大语言模型生成准确且到位的礼貌知识体系。为此,本研究聚焦“礼貌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和“礼貌...
关键词: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礼貌 敬语 汉日对比研究 
汉日对比视角下非致使“在LVO”的语义及分化
《外语导刊》2024年第4期73-81,140,159,160,共12页杨晓敏 冯予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纵向语料库的日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实证研究”(19BYY202)。
提示处所的介词“在”的句中位置、语义用法备受关注,但描写尚不完整。本文在汉日对比视角下,通过意象图式来表征非致使“在LVO”的语义分类,结合语义指向和动词特征的分析,发现非致使“在LVO”可对应日语格助词「で(提示事件发生处所)...
关键词:在LVO 汉日对比 意象图式 语义指向 语义分化 
义素分析视角下的汉日连词对比研究——以连词“而”“但是”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7期511-516,共6页康璇 
义素分析法是描写词义的基本方法,将有某种关联的一组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意义比较,提取出相同和不同的语义成分。已有研究中大量使用义素分析法对比汉语近义词、汉语外语对应词之间的异同,但汉外对比大多集中于汉英、汉俄的研究,对同...
关键词:义素分析法 汉日对比  但是 对外汉语教学 
汉日语次生叹词对比研究:词汇化、语法化视角
《外国语》2024年第3期63-75,共13页王忻 傅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日对比研究”(19BYY194)。
次生叹词可分为评价性、招唤性、寒暄性和詈词性几种。汉日语次生叹词形成路径微观上有同有异,宏观上大同小异。其共性最大的是"好"和"良し",叹词化前后情况都相同。詈词转叹词的情况也是汉日英都有,汉日语同路径但不同源。招唤性同义叹...
关键词:次生叹词 词汇化 语法化 汉日对比 
汉日“XAXA”式数量词重叠结构的对比研究——以汉语“一个一个”和日语「一人一人」/「一つ一つ」为例
《高等日语教育》2024年第1期140-155,178,共17页郭蓉菲 王梓悦 
在句法功能方面,“一个一个”作主语和主语同位语的能力弱于「一人一人」/「一つ一つ」,但作状语的能力比「一人一人」/「一つ一つ」强。在语法意义方面,“一个一个”和「一人一人」/「一つ一つ」均可以表示“周遍义”“依次、逐一”等...
关键词:“XAXA”式数量词重叠结构 句法功能 语法意义 “都”/「皆」 汉日对比 
认知视域下汉日数量词惯用语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6期287-291,共5页秦会株 丛金铭 胡松旸 谢薇 
本研究从认知角度利用转喻、隐喻理论以及棱柱形模式对汉日语数量词惯用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汉日语数量词惯用语认知模式都处在转喻–隐喻连续统中;在汉日语数量词惯用语的对应关系上,汉日之间呈现了对应情况,也出现了不对应情况,...
关键词:数量词惯用语 概念转喻 概念隐喻 汉日对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