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卿磊[1]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出 处:《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摘 要:"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玄奥和难以索解的概念之一。自曹丕《典论.论文》援气入文,以迄清代桐城派的"文气说",以"气"论"文"实是中国文学特有的标签。从现代哲学研究的视角解读清代桐城派的"文气说","文气"作为沟通道体和辞章的媒介,其实质是理学的"道"这一形而上本体的物化和外用。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观察,因声求气,以气论文是中国传统文学所特有的注重兴发感动的创作方式。论文必言"文气"是清代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文气说"之所以盛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举考试常以"文气"为衡文标准,而因声求气的古文理论又契合了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写作特点。故桐城"文气说",又是清代考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