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说

作品数:178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健林继中谢学春张凤梅赵平分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资助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语境的维度构建及其理论融通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24年第4期96-106,共11页徐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境诗学的理论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19FZWB028)。
“语境诗学”的理论构建与多媒介时代的文艺现实相契合,也与21世纪文艺理论的学术趋势相一致。“文学语境”的概念界定为维度构建规定了基本内涵,即其关系性、意义性和场域性。中西方文论中语境观念的迭代形成了文学语境的四个内在维度...
关键词:文学语境 文内语境 间性语境 情境语境 世界语境 文气说 
略论汉大赋对文气论的影响及推动
《汉字文化》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朱紫群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气论”是一个关于人的哲学概念,是人如何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式方法。同时,在古代中国,对于文和人有着“人文合一”的要求。所谓“文如其人”,就是指作家的特征会被古人带入到对于其“文”的理解。汉大赋文体...
关键词:汉大赋 文气说 孟子气论 
论《典论·论文》“文气说”的理论构建
《汉字文化》2024年第3期221-223,共3页唐志雅 厉一儒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到了“文气”的概念,将传统“气”的内涵进行了创新发展,上升到了文学创作批评的范畴,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以“气”论文的先河。本文通过梳理“气”范畴的发展历程,研究“文气”丰富的理论内涵,对“文...
关键词:曹丕 《典论·论文》 文气 
曹丕“文气”说的理论建构微探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64-66,共3页钱文雅 
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丕不仅承接了前人的“气”论,还将“气”与文学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说。从理论建构看,他提出的文学理论受到桓谭、王充的直接影响,为后来刘勰、韩愈、苏辙等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源流。其价值在...
关键词:“气” 曹丕 “文气”说 理论建构 
苏辙文学成就综合研究成果概论
《巴蜀史志》2023年第4期180-184,共5页邓紫文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的成就是北宋丰富多彩的学术背景中不可或缺的一帜,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也本应是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受其兄苏轼盛名的遮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
关键词:文学成就 诗歌作品 苏辙 中国文化史 唱和诗 文艺思想 文气说 学术背景 
徐幹“齐气”再论
《新传奇》2023年第22期19-21,共3页牟晴洁 
曹丕的“文气说”阐释了作家风格对作品的影响,“作者之气”与“文章之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典论·论文》中,他评价徐幹“时有齐气”。本文根据曹丕的“文气说”,探讨了徐幹五言诗中的“齐气”。其五言诗语句中多化用《诗经》典...
关键词:徐幹 文气说 齐气 《典论·论文》 
论曹丕《典论·论文》与“文气”说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22期117-119,123,共4页余采颖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独立的文学批评专论,堪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曹丕在高度肯定文学的价值与作用的基础上,论及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和多样风格。其中格外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阐述,可...
关键词:《典论·论文》 “文气”说 曹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从孔融之创作试论曹丕文气说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期110-112,共3页黎志栋 
从论气传统与孔融及其作品入手,我们可以发掘出曹丕文气说的多重理论内涵。首先,它包含了对创作主体在生理和精神上的气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求作家要有充足的精力、充沛的情感以及强烈的个性。其次,曹丕所论之气分为清刚和柔浊两种类...
关键词:曹丕 文气说 孔融 
“文以气为主”——以曹丕为中心论述文与“气”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4期0052-0055,共4页袁琳 
在我国古代,对于“气”的论述众说纷纭,“气”可以理解为个性才能,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等。但对于“文气说”,曹丕的“文以气为主”之说的影响最为深远,本文将就这个观点展开论述,讨论“气”是什么,为什么本指人的“气”在后来会被引用在...
关键词: 文气说 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江淮论坛》2019年第6期180-184,共5页刘相雨 
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前期作家的“文气”说,将“气”作为文章创作的本源,认为文章是天地之“气”的反映,并论述了“气”是如何转化成“文”的,他们还把“文气”说引入审美领域,使其成为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桐...
关键词:桐城派 前期作家 “文气”说 创作论 文学功能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