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作品数:803被引量:3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天保李冬梅朱刚喻世华罗春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想与现实之间:苏轼、苏辙制举科目解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76-181,207,208,共8页陈安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静嘉堂所藏宋元珍本文集整理与研究”(18ZDA180);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苏轼的政治际遇及其政治形象塑造研究”(22WH08-7Z)的阶段性成果。
苏轼与苏辙在嘉祐六年制科登第,但他们所应的科目到底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抑或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历来未有定论。宋代官修史书记录他们所应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二苏自述也称所应为直言之科,然而,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以...
关键词:苏轼 苏辙 制举科目 
苏辙文学风采与社会回响
《民间传奇故事》2025年第9期0017-0019,共3页顾媚睿 
苏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其兄苏轼被称作“苏门四学士”,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苏辙的文学作品中含有散文、诗词等不同的体裁,其文学成就的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现实社会以及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创新。苏辙的...
关键词:苏辙 文学风采 社会回响 
苏辙与父亲的年夜饭
《各界》2025年第2期76-77,共2页纪习尚 
1059年,21岁的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回到京城开封。两年后,兄弟二人参加制科考试,结果苏轼中第三列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并于十一月辞别家人,腊月抵达陕西凤翔;苏辙则被列为四等,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关键词:评事 陕西凤翔 苏辙 兄弟二人 凤翔府 苏轼 
苏辙咏花诗的情志寄寓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陈曼 
苏辙43首咏花诗是典型的宋代咏物诗,在文人意识的审美观照下书写眼见花卉的特点,托寓自己的情志。诗中有对花卉形态、香味、颜色的赞美之情,也有对花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赞赏之情。苏辙在花卉书写时更是加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借花喻人,...
关键词:苏辙 咏花诗 情感抒发 托物言志 
苏轼、苏辙《郭纶》诗史事发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陈峰 陈宾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辽宋夏金卷”阶段性成果。
苏轼、苏辙兄弟早年同作有题为《郭纶》的诗文,都是为一介武官郭纶所写,全文既记述了其生平概况,也充分表达了同情之意。借助二苏诗文提供的线索,再结合有关史料记载,不仅这位职官不显的人物事迹得以还原,并且还进一步印证了宋仁宗时代...
关键词:苏轼 苏辙 郭纶 武臣 御夏战争 
苏辙《洞山文长老语录》
《城市党报研究》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程伟 
此件大篆作品写的是苏辙《洞山文长老语录》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高古雍穆、古拙朴实,同时融入了江南清丽儒雅的气息。字体结体修长稳重,笔画线条挺拔遒劲,章法错落有致。
关键词:苏辙 小中见大 儒雅 语录 长老 
苏轼、苏辙哀祭文创作异同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8-24,49,共8页李博 
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科研项目“韩柳欧苏祭文经典化历程研究”(2022CXZX-003)。
苏轼、苏辙兄弟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所作之哀祭文章亦有较高可比性。就祭祀对象而言,二苏有多个相同祭祀对象,然针对同一祭祀对象,二苏哀祭文章之面貌视角又往往相异。就艺术风格而言,东坡文善论议,汪洋浩博,一泻千里;颖滨文则多叙述,言...
关键词:苏轼 苏辙 哀祭文 
黄山澍德堂 苏辙后人唤醒的百年老宅
《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第12期66-71,共6页亿安  
2016年,澍德堂凭借“苏辙第38代后人”“为两根梁柱买下一座老宅”“1800年的徽州老宅”等标签,在开业初期便声名鹊起。如今8年已过,澍德堂依然门庭若市,它到底有何魔力,让人们为之神往?
关键词:苏辙 魔力 老宅 
以史为鉴与实事求是:苏辙《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中的现实探索与历史考证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97-603,648,共8页施建雄 施阳 
北宋时期的苏辙将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晚年著述《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回顾并反思了他有关政治、经济和民族交往等方面的一系列主张。书中对政治和历史问题的探索包含着浓厚的务实、求真与资鉴意识,同时彰显出对国...
关键词:苏辙 以史为鉴 实事求是 
论苏辙记体文的文思艺韵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1期123-127,共5页史欣怡 
苏辙创作记体文25篇,这些记体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政局的忧患,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教化民众、读书治学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心态调适的过程,表达了其对个体内在超越的追求与对理想人格的设想。苏辙记体文既具备宋代记体文的典型特征:叙议结...
关键词:苏辙 记体文 思想心态 艺术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