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的共存——以“无情”为线索对庄子人生哲学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郦平[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庄子的人生哲学既不能被当作仕途失意的"安慰剂",也不能被视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自然虚无主义。因为,前者意味着个体受世俗情势所束缚而非自觉地追求无欲无情的自然境界,后者意味着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思索缺乏感性判断和理性推理。事实上,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为每个个体确立值得追求的生活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在个体的感性情欲中追求无情;在世俗的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在自然的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可以说,要达到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摆脱感性情欲、物羁情势以及生死情实的束缚,过一种无情无欲、恬淡素朴的自然生活,既需要运用自然体悟,又需要借用理性分析。庄子的思想具有理性与非理性多元因素并存以及理性向非理性转化的印迹。

关 键 词:庄子 人生哲学 理性 非理性 

分 类 号:B223.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