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脾阴学说的探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向阳[1] 王荣林[2] 罗江孝[2] 

机构地区:[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新中医》2013年第4期6-8,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编号:09-YB02)

摘  要:目前,对脾阴的论述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概念、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治法方药5个方面对脾阴及脾阴虚证进行了探析,冀使脾阴学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认为脾阴是水谷所化生之精微物质,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助运化、濡养、制约阳热和宁静功能4方面。凡饮食失调、忧思劳倦、五脏虚损、六淫致病以及妄用汗、吐、下、温之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津血亏虚,皆可导致脾阴功能减退,即脾阴虚证。证候表现主要包含助运失职,水谷不化;阴血耗损,肌体失养;阴不制阳,虚火内燔3方面。治疗方法为补脾滋阴法,用药应以甘平为主。

关 键 词:脾阴 脾阴虚 补脾滋阴 脾阴学说 

分 类 号:R223.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