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学说

作品数:34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曾明月黄一卓战丽彬隋华杨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脾阴学说辨治儿童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儿科杂志》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干桂玲 田雪 王富慧 刘薇薇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2004420);天津市教委科研自然科学计划项目(2021ZD024)。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脾阴亏虚,气机升降及濡润功能失常是其病机关键。小儿肠胃脆薄,易耗伤脾阴,脾阴亏虚可致中焦气机不畅、虚火内生和脾胃失濡,故当以补脾养阴为治疗原则,临床予药物以甘味为基础,包括甘淡、甘...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 儿童 脾阴学说 中医辨治 
基于脾阴学说论治肥胖型糖尿病前期
《浙江中医杂志》2024年第8期690-691,共2页邵苏杭 丁雨欣 徐业恒 徐英英 
中医学认为肥胖型糖尿病前期(PDM)归属于“脾瘅”范畴,脾瘅如不能得到妥善治疗,则会进一步转化为消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药能通过尽早识别、干预肥胖型PDM,有效延缓甚至终止疾病的进展。笔者以脾阴学说为依据,探讨脾阴与肥胖型PD...
关键词:肥胖 糖尿病前期 脾瘅 脾阴学说 
脾阴学说发展概况
《新中医》2024年第8期175-179,共5页郭怡含 王欣 王琳 
上海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ZY[2021-2023]-0403)。
脾阴学说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黄帝内经》奠定其理论基础,是其滥觞;《伤寒杂病论》创制麦门冬汤、薯蓣丸、麻子仁丸,为其提供了基本的辨证组方思路,唐宋元各医家进行理论补充,明清时期该理论得以完善。...
关键词:脾阴 脾阴学说 理论体系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基于文献及计量学方法研究脾阴学说古今发展及参苓白术散滋补脾阴作用阐释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年第3期210-214,I0035,共6页臧凝子 王世文 李品 王清华 战丽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437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6号);中医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yzx2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429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D723797);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XLYC1808011)。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
关键词:脾阴 参苓白术散 文献研究 文献计量学 滋补脾阴 
脾阴学说及其现代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986-991,共6页顾鸣佳 邱晓红 朱介宾 杨进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SYSD2020197)。
论述了脾阴学说在中医学历史上的起源、发展与成熟情况。重点介绍了缪希雍脾阴学说的主要内容:脾阴在脾主运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脾阴虚证的证特点和辨证关键,脾阴虚证甘寒滋润益阴的治疗大法。脾阴学说的现代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关键词:缪希雍 脾阴学说 胃阴虚 资生丸 临床应用 
尉中民教授基于脾阴学说治疗积聚的临床经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9期1621-1626,共6页于琦 王彤 尉中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尉中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尉中民名医传承工作站建设项目(2018SZC71)。
积聚为邪气与有形之物相结聚,而致气血凝滞不通,临床多发疾病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胆囊息肉等均属积聚范畴。国家级名中医尉中民认为,积聚的发病责之于脾阴亏虚,脏腑经络失去濡润,气血滞塞。在临床治疗中,强调补益脾阴,选用甘淡育阴...
关键词:脾阴学说 积聚 尉中民 甲状腺结节 肝囊肿 胆囊息肉 名医经验 
中医辨治慢性乙型肝炎应当重视脾阴虚病机被引量:5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5期987-989,共3页宋京泽 孟闫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004167)。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迁延难愈,虽为实邪因素诱发,却有正气不足的基础,临床上亦可见到许多患者或呈现一派虚象,或实证不甚明显,常有纳差腹胀、饥而不欲食、口舌干燥、倦怠乏力等脾阴不足的表现。“脾阴”为脾本脏之阴精,与“胃阴”相...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脾阴学说 脾阴虚证 理论探讨 
从湿热角度探析理养脾阴之法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8期10-13,共4页罗杰 余宗明 吴建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J20184832009);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项目“《千金方》小方研究”(030054093)。
脾阴学说是藏象理论的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与发挥,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明清湿热理论的影响下,脾湿之论长,而脾阴之说渐消。仔细梳理脾阴与湿热的相关理论,发现脾阴与脾湿不仅对立且是辩证统一,二者在湿热病的证治中...
关键词:脾阴学说 脾之阴位 脾湿 湿热证治 
脾阴虚与银屑病刍议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21年第3期132-134,共3页罗倩 郝平生 胡星辛 王秋月 吕尚斌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0YJ0436)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炎性皮肤病。脾阴学说是脾胃学说的一个分支,在指导中医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脾阴学说探讨银屑病的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脾阴亏损、健运失司、湿浊内生是银屑病不容忽视...
关键词:银屑病 脾阴学说 湿浊 
基于脾阴学说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反复发作被引量:25
《中医杂志》2020年第24期2159-2162,共4页刘芳 白晓红 
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LNZYXZK2019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但脾脏尤为重要。脾居中央,脾阴亏虚,其升降枢纽和濡润功能失常是功能性便秘反复发作的病机关键,重视滋补脾阴可从根本...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儿童 脾阴学说 滋补脾阴 补益脾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