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

作品数:99被引量:1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进丁亮顾鸣佳简志谋陈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缪希雍阴虚理论建构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777-780,共4页施庆武 覃康 曾妮 吴承艳 
2021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1-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VJXG032)。
在明代中后期温补成风的社会背景下,缪希雍独倡新说,在阴虚的理论建构及临床应用上取得开拓性进展。缪氏不仅阐明了阴虚的内涵,还揭示了阴虚的病因,总结了阴虚的证候,指明了阴虚的调摄。缪氏认为阴虚用药以甘寒、酸寒、甘平、咸寒为主,...
关键词:缪希雍 阴虚 滋阴 滋阴降气法 
明代名医缪希雍生卒年考
《中医药文化》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叶思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22FZJB006)。
缪希雍为晚明著名医家,不仅医术高明,且活跃于晚明士大夫及佛教信仰圈之中,一直为中医史及江南社会史研究所关注。但作为一位杏林名家与党争清流,缪氏的生卒年,在学界尚无令人准确的说法;尤其出生年,长期流传多个不同版本,且彼此相去甚...
关键词:缪希雍 朱国祯 《径山藏》 生卒年考证 
缪希雍资生丸加减治疗泄泻探析与验案三则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郑军状 韩铝洲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6ZA176)。
资生丸出自明代医家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资生丸为后世医家所习用,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治疗[1]。本文对该方加减应用于泄泻治疗进行探析,以供参考。1泄泻病机泄泻主要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大肠传导太过,临床表现为排便...
关键词:缪希雍资生丸 泄泻 病机 验案 
缪希雍化裁竹叶石膏汤法临证经验探析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24期106-108,共3页陈倩清 王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C870016,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下中医医案类古籍文献的研究)。
缪希雍外感病论治重视阳明,认为“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化裁竹叶石膏汤,石膏为君,配以知母、麦冬,用药寒凉速解阳明邪热之余不忘处处顾及脾胃、固护津液;同时,加减配伍以治阳毒发斑、疟疾、痧疹,宗仲景之法而不拘泥古方,灵活变通,...
关键词:竹叶石膏汤 缪希雍 阳明热证 临证经验 
脾阴学说及其现代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986-991,共6页顾鸣佳 邱晓红 朱介宾 杨进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SYSD2020197)。
论述了脾阴学说在中医学历史上的起源、发展与成熟情况。重点介绍了缪希雍脾阴学说的主要内容:脾阴在脾主运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脾阴虚证的证特点和辨证关键,脾阴虚证甘寒滋润益阴的治疗大法。脾阴学说的现代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关键词:缪希雍 脾阴学说 胃阴虚 资生丸 临床应用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温热病的治疗思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15期4-7,共4页胡亦明 安耀荣(指导)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录了明末医药学家缪希雍的临床病案以及临证用方用药体会。缪氏对温热病有独到的认识,提出“邪气自口鼻而入”的病因理论;总结温热病的发病规律,辨证论治,认为应速去邪气,以“药用辛温,佐以辛寒,以解表邪”为治...
关键词:缪希雍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温热病 治疗 
明代医家缪希雍临床辨治泄泻经验探析被引量: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3年第2期213-215,共3页陈倩清 杨彬 周波 王蕾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YJC870016)。
泄泻又称腹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水样便为主症的病症.缪希雍为明代医家,著有《神农本草经疏》《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本草单方》等医学著作,他在临床用药轻灵,处处顾护脾胃,认为泄泻与人体气机转运升降密切相关...
关键词:泄泻 缪希雍 辨治经验 
缪希雍论中风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5期18-20,共3页朱介宾 顾鸣佳 杨进 
明末医药学家缪希雍继承前贤思想,结合自身经验,首先提出中风辨治应分内风和外风。西北高寒地区易受风寒之邪为病,此为“外风”,治疗当遵“内虚邪中”论,按仲景之法以小续命汤类祛风散寒;江南之地,多因湿热之气灼伤真阴,热极生风、夹痰...
关键词:缪希雍 中风 内风 外风 内虚暗风 
旴江喻昌与江苏缪希雍学术联系探析
《江西中医药》2022年第3期4-8,共5页杨海燕 王萍 程绍民 杜冰 余舒鹏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19A059)。
地域环境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幅员辽阔,医家从医并非固定在某个地方,而是在地域间流动,此环境下必然涉及中医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形成。以旴江医家喻昌为例,将其中医学术特点形成与江苏医学流派医家,如缪希雍...
关键词:缪希雍 喻昌 学术思想形成 影响 
从“治血三法”浅谈肾性血尿的治疗被引量:3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11期32-34,共3页顾鸣佳 高磊平 
江苏省常熟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CS201923)。
从"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3方面,阐述明代医家缪希雍"治血三法"在肾性血尿治疗中的应用。肾性血尿多久病入络,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行血之药久用易伤阴动血,故常与柔肝养血之品相互配伍;肾性血尿常兼夹湿热...
关键词:肾性血尿 治血三法 缪希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