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阴虚理论建构及其临床应用  

Constru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ao Xiyong's Theory of Yin Deficienc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施庆武 覃康 曾妮 吴承艳 SHI Qingwu;QIN Kang;ZENG Ni;WU Chengyan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南京210023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777-780,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2021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1-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VJXG032)。

摘  要:在明代中后期温补成风的社会背景下,缪希雍独倡新说,在阴虚的理论建构及临床应用上取得开拓性进展。缪氏不仅阐明了阴虚的内涵,还揭示了阴虚的病因,总结了阴虚的证候,指明了阴虚的调摄。缪氏认为阴虚用药以甘寒、酸寒、甘平、咸寒为主,佐以苦寒;忌破气、辛温燥烈、大苦大寒、升提发散、利水。在临床应用上,缪希雍将滋阴法广泛应用于内、妇、儿各科,尤其在脾阴虚、中风、血证、伤寒等病证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其创制的“滋阴降气法”更是别具一格。缪氏阴虚学术理论继承了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并促成了后世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温病护阴”“养胃阴”等学说的形成。

关 键 词:缪希雍 阴虚 滋阴 滋阴降气法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