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永平[1]
出 处:《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6-111,共6页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化研究"(项目号:08JJD840195);教育部课题"门巴族;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项目号:12XZJC850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不断深入,对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起来。以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标志,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主要有"人类共同遗产"、文化资源、"人类共同关注"这三个视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事项,这意味着对保护的"共同责任感",各国、各地区应从文化而不是行政地域的角度理解非遗的跨界传播,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开展积极的合作,注重减少价值观念、不同地域间的冲突和分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