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晓宇[1]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出 处:《学术交流》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康德自由理论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12E012)
摘 要:要达成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即至善,不能采用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分析方法,只能采用综合的方法,即德性和幸福只能是因果关系,且只能是德性的准则是幸福实现的原因。这种关系只有在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设定下才有可能。灵魂不朽是设定一个超越时间限制、可以使人有无限努力可能的不死的灵魂。超时空的永恒的上帝能保证灵魂的有生不死。对上帝存在的设定,只是需要,而非客观。至善的全部原因是理性,是自由的道德法则。在至善的追求中,人达到了绝对自由,但它只是一种作为在世的存在者的意义支撑的"希望",它要依赖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设定,这是康德基于人学立场得出的关于自由问题的结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