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萧红[1]
出 处:《荆楚学刊》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Jingchu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中古汉语(东汉到隋)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其间的人名异称绰号呈现出许多特点,如绰号号主多为上层人士,多为男性,成年人居多,社会交际广泛,得号的主要原因在其才艺爱好或品性;号主与取号人的关系以一致关系为主;晋以后绰号来源语中外来语、方言俗语的比重逐渐扩大等。这些特点都折射出中古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强烈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