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作品数:21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周氏冥通记》《齐民要术》语法化补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荆楚理工学院学报》《人文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国外知名大学语言专业课程体系对中国研究型大学中文院系语言类课程设置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2期40-42,96,共4页萧红 
作者主持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的设置与改革”(项目号2013033)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对国外知名大学(以美国为主,兼及英国、日本、韩国)的语言学课程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与中国研究型大学中文院系的语言类课程体系作了比较。对国内大学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如丰富知识内容,增加课...
关键词:美国语言学系:中文系 语言类:课程设置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242-1247,共6页萧红 张彦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魏语法特点研究"(10CYY029)
北魏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都很丰富,反映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不同时期的累积层次。另外,此期一批时间名词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汉语,方位词亦经常置于处所名词、地名或一些普通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这些表现应与南北朝时期族群互动及深入的...
关键词:北魏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汉语语法史 语言接触 
罗田方言乡村绰号语言学研究被引量:4
《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194-198,共5页徐英 萧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YY02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武汉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2013111010202)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的资助
湖北罗田县乡村的绰号使用非常广泛,50岁以上的村民几乎每人都有一个绰号,他们绰号中或有儿化倾向,或含有"子"、"头"、"老"等字,或含有排行。就其命名方式来看,有四种类型:拟态类,拟性类,拟事类,拟音类。起名缘由大多数和人物的外貌、...
关键词:方言 乡村绰号 语言学 特征 
湖北荆沙方言中的否定词与反复问句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4年第2期124-128,共5页萧红 杨欣烨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江汉流域语言文字的传承与流变研究"的成果
湖北荆沙方言中的否定词主要有"没有、没得、不"三个,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由"没有、没得"构成的反复问句为"VP-neg"式,由"不"构成的反复问句为"V-neg-VP"式。本文围绕这些否定词以及由否定词肯否并列形成的反复问句展开讨论,认为"V-neg-VP...
关键词:荆沙方言 否定词 反复问句 类型学 
百年中国道教文献语言研究综述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4期67-73,共7页萧红 袁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CYY029);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
百年来,中国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从前期以考据为主的文献语言研究发展到后期以语言本体研究为主,由强调经验研究到开始注重理论的系统性,逐步成为一门交叉学科。与佛经语言研究相比,道教文献语言研究存在着起步晚、数量少、根基浅等明显差...
关键词:道教 语言本体 道藏 
试论湖北境内江汉流域方言格局的历史演变与历代移民潮的关系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13年第1期87-94,共8页萧红 徐英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江汉流域语言文字的传承与流变研究"的后续成果
湖北江汉流域地处华中地区,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自然、人文环境明显地具有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征,是历代移民的分散地和中转站。湖北江汉流域经过了中古、近代、现代三次重要的移民潮,历代移民对其方言格局的形成产生了不同层次的...
关键词:江汉流域 方言格局 历史演变 移民 
东汉—隋人名异称绰号的特点与中古社会生活被引量:1
《荆楚学刊》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萧红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中古汉语(东汉到隋)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其间的人名异称绰号呈现出许多特点,如绰号号主多为上层人士,多为男性,成年人居多,社会交际广泛,得号的主要原因在其才艺爱好或品性;号主与取号人的关系以一致关系为主;晋以后绰号来源语...
关键词:中古 异称绰号 特点 社会生活 
汉语反义复合疑问词语的发展
《长江学术》2012年第4期103-110,共8页萧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CYY02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反正组合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反义复合疑问词语属于其中一种情形。这类词语在中古汉语里突现,其意义经历了从模糊表量逐渐精细化的过程。近代汉语时期该类词语开始了系统内部的汰择,其中"多少"意义逐步抽象化,功能不断扩展...
关键词:反义 复合 疑问词语 多少 汉语语法史 
六世纪汉语疑问词语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以《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为例被引量:4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7,共7页萧红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魏语法特点研究>(10CYY029)的研究成果之一
对《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中的疑问词语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并与同时期成书的其他文献中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六世纪疑问词语的时代特色,并从中归纳出较有地方特色的疑问词语。
关键词:《齐民要术》 《周氏冥通记》 疑问词语 地域差异 
从《尔雅音训》的术语浅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成就被引量:1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9-11,共3页萧红 
黄侃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治学成就主要体现有三:一是把握了语言的根本,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发诸口、施诸耳的是其中的语音;二是随文评述了治《尔雅》各家的成就和缺失,阐释了《尔雅》及其注释的体例,考正传本,为后来治...
关键词:黄侃 《尔雅音训》 治学成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