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志敏[1] 原嘉民[1] 黄春华[2] 张子才 黄鹂[1] 杨小波[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2]江西省中医院,广西南昌330006 [3]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广东东莞523820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5期1219-1220,共2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No.20113007);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课题(No.2009B060700069);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No.2011KT1960)
摘 要:目的探索杨志敏教授治疗阳虚型失眠症两个同证异治方的辨证思路,并为中医专家辨证思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运用"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温氏奔豚汤"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患者,并进行跟踪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对两个同证异治疗经验方有效、无效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适应症。再运用决策树模型,分析适应症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两个同证异治经验方的辨证思路。结果共收集杨志敏教授运用"四逆汤合桂甘龙骨牡砺汤"治疗的患者40例(有效率为70%),"温氏奔豚汤"治疗患者30例(有效率为83.3%),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特征、中西四诊特征、心理特征共206个。对两个经验方治疗有效、无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13个适应症。再运用决策树模型,从中挑选出5个相关因素,9条诊断规则,归纳其辨证思路。结论两个阳虚型失眠症同证异治方的辨证思路为:①阳虚证候是两个经验方共性适应证候。②便秘、舌尖红特征是两个经验方的共性禁忌症状。③在上述一、两点前提下,合烦躁症状,可运用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经疏散清热治法误治或合并焦虑证(惊恐、害怕)的患者,可运用温氏奔豚汤治疗。
分 类 号:R256.2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