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证异治

作品数:34被引量:13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严石林于宏波王浩中沈宏春陈为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四川中医》《中医文献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证异治”内涵析辨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868-1870,1974,共4页李金霞 周小青 赖丽娜 郑彩杏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1JJ40399)-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五首活血化瘀方治疗血瘀证作用机制差异研究。
“同证异治”可因“证”所指范围、含义不同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同证异治”指宏观辨为同一基础证的病证,因证的层次、兼夹等不同且治法多样,从而使用不同治法和方药其本质仍属证异而治异,反映出证候的细化不足,有必要对“证”的...
关键词: 病证 同证异治 诊断 
经方中“同证异治”理论辨析及临床运用被引量:4
《中国中药杂志》2019年第18期3890-3894,共5页董艳 李洪峥 朱爽 李军 王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3847)
"同证异治"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其理论雏形源于《伤寒杂病论》,并存在客观的形成因素。中医"证"是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等的综合体现,这种概念的宏观性使其具有可进一步细化区分的基础。而中医治疗方法又具有多样性,所用方药成...
关键词:同证异治 经方 方证对应 临床运用 
中医病证关系研究评析被引量:1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2期5290-5294,共5页邢梦 邢玉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3CB532002)~~
中西医病证结合作为当代中医临床的主要诊疗模式,则病证关系自然就成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从病证关系逻辑分析、同证异治研究问题探讨、"同病类证"概念辨析三方面对以往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西医病证关系,从逻辑学...
关键词:病证关系 同证异治 异证同治 同病类证 
同证异治的理论挖掘及研究思路被引量:4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611-613,共3页曹楚珩 龙雨 罗尧岳 周小青 谢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752);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20134323120007);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资助(15A144)
理论上同证存在层次、程度、阶段不同亚证型;临床上同一治法存在程度、作用方式的差异;治疗同证的不同方药的取效机制存在差异性。开展证的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关以及症-证计量研究,进一步诠释同证异治的实质,为证客观化、微观化与量化...
关键词:辨证论治 同证异治 客观化 微观化 量化 
从一证多方的演变探讨证候病机的复杂性被引量:14
《中医杂志》2016年第24期2075-2077,共3页王方方 陈家旭 潘秋霞 侯雅静 宋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9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2093)
"一证多方"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证候的复杂性、临床辨证的个体化和证候间的主、次、兼差异。通过对"一证多方"的理论源流、发展及应用的讨论,以及历代医家对其应用的探索及归纳,从"一证一方""方证对应"的角度说明"一证多方"对辨证分型的细...
关键词:同证异治 一证多方 方证对应 一证一方 
刘持年诊疗思想介绍与临证处方举隅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2期506-509,共4页李茜 刘持年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持年教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刘持年教授认为,辨病应因人制宜,通过对患者体质辨识,来识病辨证、确定治则治法、遣药组方。同时刘教授强调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治病应"同证异治",其包括"异病同证异治"与"同病同证异治"两个方面,"异病同证异治"是常法、定法;...
关键词:因人制宜 同证异治 同中辨异 整体思维 中西结合 
基于决策树的阳虚型失眠症同证异治方辨证思路研究被引量:5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5期1219-1220,共2页杨志敏 原嘉民 黄春华 张子才 黄鹂 杨小波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No.20113007);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课题(No.2009B060700069);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No.2011KT1960)
目的探索杨志敏教授治疗阳虚型失眠症两个同证异治方的辨证思路,并为中医专家辨证思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运用"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温氏奔豚汤"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患者,并进行跟踪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
关键词:失眠 同证异治 辨证思路 决策树 
《伤寒论》对热入血室的同证异治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4期478-479,共2页张海荣 赵红 
《伤寒论》中热入血室证病因有邪气从太阳传入者,有邪气从阳明传入者,发病时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临证时应明辨疾病病因病机,根据同证异治的原则,分别采取"当刺期门""小柴胡汤主之""必自愈"的不同治法,方可体现仲景辨证之精细,治法之谨微。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期门穴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不寐肝气郁结证同证异治的探讨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2期480-482,共3页王长松 张良梅 
目的:对比扶阳和疏肝两种方法治疗不寐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该病证同证异治的机制。方法:将辨证属于肝气郁结证的28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扶阳和疏肝两种方法治疗7-28d,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28天,分3次...
关键词:不寐 肝气郁结证 同证异治 扶阳 疏肝 
“同证异治”的源流与发展被引量:6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22-25,34,共5页沈宏春 王浩中 陶怡 严石林 
笔者认为"同证异治"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及临床实践中,指出了"同证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区别与联系。文章以肾阳虚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方剂、临床各科疾病分析探讨了"同证异治"的内涵,这不仅是对"异病同治"在理论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临...
关键词:“同证异治” 肾阳虚证 “异病同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