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证

作品数:2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海王辉刘林王垂杰赵凯维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医论坛》《医学信息》《中医药通报》《河北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析女性热入血室证临证思路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23年第9期149-152,共4页杨晓田 周惠芳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SLJ0202);江苏省中医院高峰人才(y2021rc11)。
女性热入血室证首见于《伤寒论》,历代医家讨论颇多,注解甚杂。此证为妇科常见病证,然原文中一方一穴一法,难以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梳理前人诸说,总结出和解、清热、调肝三种基本治疗大法,并分析名家医案,归纳临证思路,以期指导临床。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热入血室证 中医妇科 名家医案 
“热入血室证”源流探讨被引量: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3期301-303,306,共4页赵凯维 张华敏 刘寨华 葛瑶 李冬雪 
科技部2012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102FY130100)-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
“热入血室证”为中医证候名词术语之一。“热入血室证”一词出现之前,文献与之对应的多为“热入血室”一词,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的证候含义,其内涵与现代的“热入血室证”不尽相同。本文拟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发掘,从“热入...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名词术语 源流考证 
浅议妇人热入血室证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19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钱雪佳 吴林玲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热入血室证指经期、产后或施行人工流产、引产术后,在血室(子宫)空虚之际,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胸胁下胀满疼痛,重者白天清醒,入暮则神志异常,谵语妄言。常见疾病有盆腔炎性疾病、产褥期发热和部...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期门穴 小柴胡汤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对《伤寒论》中刺期门穴治热入血室证的探讨
《医学信息》2017年第2期186-187,共2页罗伟康 
本文在对《伤寒论》中143条与216条刺期门穴治疗热入血室证原文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期门穴与血室的本义,并通过医案分析,提出针刺期门应注意的三条原则:根据患者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若患者体表未有症状表现,则可直接针刺期门穴;...
关键词:伤寒论 针刺 期门穴 热入血室 
《伤寒论》对热入血室的同证异治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4期478-479,共2页张海荣 赵红 
《伤寒论》中热入血室证病因有邪气从太阳传入者,有邪气从阳明传入者,发病时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临证时应明辨疾病病因病机,根据同证异治的原则,分别采取"当刺期门""小柴胡汤主之""必自愈"的不同治法,方可体现仲景辨证之精细,治法之谨微。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期门穴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张仲景 
热入血室之浅析
《陕西中医》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赵晓娟 王稳平 
关于热入血室证,《伤寒论》原文有4条论述。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伤寒论》 发热恶寒 中风 妇人 经水 
热入血室证治验1例
《山西中医》2011年第8期21-21,共1页范悦义 范建伟 
张仲景《伤寒论》以条文形式详细论述了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证侯及治法方药。如: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
关键词:经期 发热 热入血室 验案 
神经官能症热入血室证案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11年第5期390-390,共1页杨振杰 吴富东 王锐 张姝 
患者,女,65岁。初诊日期:2010年6月12日。主诉:两胁部发热、胀闷30年。病史:30年前因产褥期受凉、劳累,渐出现乏力、骨节疼痛等症,尤其自觉心胸两胁部发热、胀闷,持续不已,诸症每因劳累及情志不畅而加重。近年,除上述症状不...
关键词:热入血室证 神经官能症 骨节疼痛 情志不畅 四肢发凉 医院就诊 拔罐治疗 产褥期 
中药临床应用备要之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郑虎占 
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升举清阳之气,疏泄肝气而解郁结。常用治外感发热、少阳病、阳气下陷证、肝气郁结证、热入血室证等。临床应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临床应用 肝气郁结证 中药 疏泄肝气 热入血室证 半表半里 升举清阳 外感发热 
《伤寒论》之病位研究被引量:1
《中医药通报》2010年第6期7-9,18,共4页柴瑞震 
《伤寒论》是一部对外感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专著,但其中涉及内科杂证者甚多。如本文所及之"蓄血证"、"热入血室"证、"结胸"证、"脏结"证,既可见无外感变证中,又可于杂病中出现。这四个病证于临床中经常见到,虽然依张仲景之法论治,每获捷效...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论》 蓄血证 热入血室证 结胸证 脏结证 病位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