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人到衡文之转变——后汉至魏晋六朝的屈宋阐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国宏[1] 

机构地区:[1]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出  处:《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6期167-168,共2页MOUNTAIN FLOWERS

基  金: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前期培育项目“唐代文学屈宋接受研究(2012QSP05)”成果之一;北方民族大学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011SDJ004)”成果之一

摘  要:"阐释史以诗评家为主体,是历代诗评家对作品的创作根源、诗旨内涵、风格特征、审美意义等进行分析阐释所形成的历史。"关乎屈宋阐释,笔者以为自后汉至魏晋六朝有一明显转变,兹据相关评屈论骚的史料试作一申述,庶几有创获存焉。东汉早期,先是班彪在其《悼离骚》一文里对屈原有所评论。其文曰:"圣哲之有穷达,亦命之故也。惟达人进止得时,行以遂伸,否则诎而坼蠖,

关 键 词:魏晋六朝 阐释史 后汉  创作根源 风格特征 审美意义 诗评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