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小兵[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 处:《语文学习》2013年第6期44-46,共3页
摘 要:近读余德予先生的著作《诗歌写作入门》,书中的一种新诗鉴赏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和诗。新诗应该怎样“和诗”?余先生解释道:“在原诗的启发下,有新意要说,或不同意原诗立意,或有同感,可以自己试着另写一首诗。有的可以和其意,有的可以是反其意。格式不拘,不一定模仿原诗。”①“和诗”是创造性悟读的一种方法,对高中生而言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诗歌文本浅显易懂,教师再作一些“下水”引导,“和诗”的束缚性要求再降低一些,也一定会别有洞天。食指新诗《相信未来》鉴赏教学中,我大胆尝试了“和诗”这一方法,不但鉴赏的角度得到了丰富,深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