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向的体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历史教科书编写旨趣(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成刚[1] 

机构地区:[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100029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11-14,共4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ZD095,首席专家:徐岩)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学者在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历史学发展历程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传人中国并被广泛地运用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伟大进步。实际上,唯物史观是非常注重对历史作全面整体的研究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属经济范畴;历史发展是许多因素,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种种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经济是最重要却不是唯一因素;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决定作用,又会陷入庸俗的经济决定论。

关 键 词:中国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教科书编写 经济范畴 旨趣 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方式 

分 类 号:K0-2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