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卫中[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99-103,共5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项目号:04BZW04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所谓汉字"修辞"主要是一种"字本位"的修辞策略,即充分利用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五四"以后,因为对数千年"言文分离"传统的逆反,文坛整体上有一种口语中心主义的潮流;很多作家将学习西文和口语作为主要的语言策略,汉字的深厚与蕴藉被稀释,变成了一种直白、透明、平淡无奇的工具性文字。但是,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仍致力于凸现汉字作为视觉符号的表现功能,在传承汉语"字本位"修辞传统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