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T1A1~* 6和~*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睿喆[1] 闫良[1] 刘晓嘉[1] 张磊[1] 袁文华[1] 张贝贝[1] 张蓓[1] 宋敏[2] 张明智[2] 张莉蓉[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郑州450001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出  处:《医药论坛杂志》2013年第7期98-100,共3页Journal of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探讨UGT1A*6和*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癌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直接测序法分析85例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肺癌或消化道肿瘤等患者的UGT1A1*6和*28基因型。同时观察应用伊立替康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85例患者中,UGT1A1*6野生型G/G有46例(54.1%),杂合突变型G/A有30例(35.3%),纯合突变型A/A有9例(10.6%);UGT1A1*28野生型TA6/6有64例(75.3%),杂合突变型TA6/7有19例(22.4%),纯合突变型TA7/7有2例(2.3%)。85例肿瘤患者中,*6突变型(G/A和A/A)可以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12.8%vs 2.2%,P<0.05)的风险;UGT1A1*6和*288突变型个体,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P>0.05)、白细胞减少(P>0.05)等的发生率与野生型相比有升高趋势。结论中国患者中UGT1A1*28突变分布频率较低,而UGT1A1*6突变分布频率较高;UGT1A1*6基因突变可以显著增加患者发生3级以上腹泻的风险,而*6或*28突变型个体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关 键 词:伊立替康 基因多态性 UGT1A1 不良反应 个体化用药 

分 类 号:R730.5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