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绂文[1,2]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2]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29-33,共5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哲学建构中境界论的流变研究"(13XZX008);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贵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BMZQ044)
摘 要:"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对本己"人生在世"状态的精神体认,反映个人对生命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期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王国维首先将人生与审美之"真"相结合,实现了境界论的现代转化。冯友兰则以人对世界的"觉解"为中心建构人生"四境界"。唐君毅以"感通"为纽带将其进一步拓宽为既包罗万象又庞大繁复的"一心通九境"理论体系,最后化约在张世英以"灵明"沟通世界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