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无功利与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国雄[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8期104-109,共6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10CZW008);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中的中国环境美学发展研究"(11YBA330)的资助

摘  要:在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环境审美模式归纳为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介入模式、神秘模式、唤醒模式、非审美模式、后现代模式、多元模式、形而上学的想象模式十种方式,但由于在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环境美学将审美无功利作为其理论批驳的标靶,因此,艾伦·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与阿诺德·柏林特的介入模式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生长空间,成为目前环境审美模式的主流理论。以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与伯林特的介入模式作为理论考察的主要对象,

关 键 词:环境模式 审美模式 功利 介入模式 对象模式 美学发展 现代模式 多元模式 

分 类 号:B81[哲学宗教—逻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