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2]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出 处:《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4期28-30,25,共4页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基 金:全国"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20276)阶段研究成果;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2年课题(W2012108)阶段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YB041)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高考是中国教育制度中一项重要的选拔性考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考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是关系着莘莘学子未来生活的大事件。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的6月是每个考生家庭的关键时刻,每位考生、考生的父母甚至考生的亲朋好友都关注高考,收集各种信息,为的就是使考生能够填报一个最优的高考志愿,不浪费一分一毫,最终走进一所理想的大学。近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日趋激烈,对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也开始从实践走向理论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来展现近年来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可以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 键 词:高考志愿填报 主题分析 中国特色 选拔性考试 可视化分析 教育制度 高考制度 实践走向
分 类 号:G40-058.1[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