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志艳[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第1期187-190,共4页The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
摘 要: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十四行诗是舶来品,它是欧洲文学史上产生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这种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该诗体臻于完善,是为“彼特拉克体”,它以其独有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感染了许多读者,后传至欧洲各国。在英国经过改造与发展,又形成了著名的“莎士比亚体”,或称“伊丽莎白体”等,终于达到了最高境界。邹惟山先生作为中国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研究的大家,同时亦醉心于诗歌创作,又加之他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与西方诗歌的熟悉,因此,选择此种诗体用汉语进行创作取得卓越成就,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