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辨析“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和“小柴胡汤证”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嘉斌[1] 裘生梁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2]浙江省东方医院

出  处:《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9期715-717,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No.2011R410001)

摘  要:"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证"分别在八纲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及以方测证思想下产生,为中医特有术语,此三者间学术争论颇多[1-2]。目前,中医理论教学中多认为伤寒六经病中之"少阳病"病在半表半里,多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方用小柴胡汤,由此推论少阳病证即是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即用小柴胡汤。

关 键 词:伤寒论 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 小柴胡汤证 

分 类 号:R2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