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证

作品数:34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选贤肖相如王付沙明波贾峻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四川中医》《黑龙江畜牧兽医》《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论》大青龙汤证属半表半里证之探究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2612-2615,共4页鲁瑶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重点攻关项目(No.2020-JYB-ZDGG-002)。
《伤寒论》第38条所述之大青龙汤证,病机并非表里同病、太阳与阳明合病,而是半表半里证。因人禀赋体质、感邪轻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疾病转归,大青龙汤当属和解半表半里之剂,而非解表清里之表里双解剂。“半表半里”之说,并非张仲景在《...
关键词:半表半里证 大青龙汤证 伤寒论 经典理论 经方运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表半里”证-症-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年第6期30-33,共4页姜侠 闫方杰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No.2015-19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半表半里”证-症-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半表半里相关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取类等方法,分析“半表半里”的证-症-药规律。结果收集...
关键词:半表半里 医案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数据挖掘 
中医发热症状辨证体会
《现代养生》2018年第18期158-159,共2页李霄 王伟 
发热是临床常见疾病,历代各医家对发热的辨证论治非常详细,但是却使发热的辨证非常复杂.从医案上看,各医家对发热的治疗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善于治疗外感发热,而李东垣以独特的“甘温除大热”治疗内伤发热.后世的“...
关键词:表证发热 内伤(里证)发热 半表半里证发热 
半表半里证与免疫调控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第5期718-720,725,共4页张晨阳 王维 陈文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60492;81760818);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7FD112)
半表半里证是中医学中外感疾病常见发展阶段之一,其与气血密切相关,历代医家临床治疗主要以"和"法为根本治法,组方用药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和"法为治疗大法,主张沟通内外上下,和解枢机不利,使气机调畅,机体达到制约平衡的状态。免疫系...
关键词:半表半里证 和法 免疫调控 
我对少阳“半表半里”的理解被引量: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第58期155-155,158,共2页李欣 张虹 
伤寒少阳证一直被称为半表半里证,本文从少阳证的相关症状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少阳证不是半表半里证,而是正邪相互不断斗争的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
关键词:少阳病 半表半里证 
经方治疗颈椎病眩晕之临床心得被引量:2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期166-168,共3页贾峻 沙明波 
天津市科委课题(No.13JCYBJC22200)~~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是属于常见多发病,随着对颈椎病认识的深入,临床治疗中更加强调中药治疗,《伤寒论》是方书之祖,药简力专,配伍精当,强调有是证、用是方。但应用经方治疗的根本是辨证论治,只有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用方,其疗效才能达到预...
关键词:颈椎病 眩晕 经方 半表半里证 水饮内停证 里虚证 
伤寒温病之半表半里证探析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15年第1期16-18,共3页温玉 陈思茵 马晓峰 
2012年天津市教委立项课题--中医临床三部经典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号:C04-1005K)
本文主要对《伤寒学》与《温病学》中的半表半里证进行了梳理比较研究,分析了其中4种半表半里证的证治特点,完善了半表半里证的辨证论治内容,为临床的鉴别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半表半里证 柴胡证 少阳病 邪留三焦证 膜原证 
从《伤寒论》辨析“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和“小柴胡汤证”被引量:6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9期715-717,共3页陈嘉斌 裘生梁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No.2011R410001)
"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证"分别在八纲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及以方测证思想下产生,为中医特有术语,此三者间学术争论颇多[1-2]。目前,中医理论教学中多认为伤寒六经病中之"少阳病"病在半表半里,多表现为口苦,咽...
关键词:伤寒论 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 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颗粒的儿科临床应用被引量:5
《辽宁医学杂志》2012年第3期141-143,共3页赵瑜 
小柴胡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主要用于伤寒、中风后,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的治疗。主方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7味药组成,在《伤寒论》中表述功用为:伤寒5~6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
关键词:小柴胡颗粒 临床应用 《伤寒论》 儿科 小柴胡汤 胸胁苦满 半表半里证 往来寒热 
“半表半里证”用方用药配伍规律被引量:5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第4期285-287,共3页张华锴 刘俊芳 郭选贤 
财政部2010年度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0)91-0700]
征询业内多位权威专家,考稽古今多部著作,确定治疗半表半里证的方剂共计14首,涉及中药43味。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古今剂量折算,对药物使用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属性,药物之间的配对,药物剂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其配伍,力求阐明半表...
关键词:半表半里证 方剂 中药 中药配伍 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