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翻译的文学:贾平凹小说《带灯》的可译性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慧仪[1] 

机构地区:[1]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英文系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5期164-169,共6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莎士比亚这样总结麦克白(Macbeth)的一生——也是他最富戏剧性的剧本:“一个白痴说故事,声色犬马一场,所言无物。”这大概是所有作者的噩梦,起承转合一番,情浓味兴,却自我埋葬在情节和语言里,失去文本整体意义的坐标。如果作者倾尽全力把作品写完了,身心虚脱了,却没有感到预期的快乐,大概是因为没有在写作过程里,把对现实的理解整理并升华,结果,作品之有无其实无所谓。用理论的语言表达,就是说作品并没有提供任何新视角去观照现实,也没有启发读者对现实有更深刻的感悟。

关 键 词:贾平凹小说 可译性 文学 翻译 语言表达 莎士比亚 起承转合 整体意义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