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铃[1]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3年第9期116-121,共6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正义研究"(编号11BZX06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工程伦理学的实质是对工程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的求解及对幸福生活的谋划。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困境在于:工程技术铸就了一个现代性的“铁笼”,现代人被禁锢其中,异化为生产的工具、消费的机器、欲望的奴隶,失去了最根本的生存自由;在工程世界中,囿于各种不同的职业角色,现代人的生活被分割成不同的片段,从而肢解了作为生活的共同前提的整体性的德性背景;工程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现代人谋求财富和权力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并最终演变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层根源。现代工程技术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却又最终使我们背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失落了生活的幸福感。人如何超越工程所设定的藩篱,回归幸福生活?这一追问既为工程伦理学的凸显提供了现实依据,又为工程伦理的建构确立了基本的逻辑支点和内在的价值基础:追求自由能够恢复人的生活幸福的主体性自觉,它是工程伦理的前提;德性的实践与人的生活幸福具有内在同一性,它是工程伦理的展现方式;社会正义保障着人的生活幸福,它是工程伦理的最终社会性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