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Advance in genetic research of ossification on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斌[1] 刘晓光[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北京市100191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第10期947-95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摘  要: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导致颈脊髓病的常见病因,在亚洲人群中尤其多见。日本学者报道其人群患病率为1.9%-4.3%[1];国内报道在北方地区颈肩痛患者中患病率为0.44%-8.92%[2]。早期对该疾病的研究以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主,证实其为多基因及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病。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后纵韧带骨化的可能易感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研究逐渐成为探索疾病发病相关易感基因位点的主要方法。笔者就近年来OPLL发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后纵韧带骨化症 基因学 易感基因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生物学 OPLL 常见病因 颈脊髓病 

分 类 号:R363.2[医药卫生—病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