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第10期947-95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摘 要: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导致颈脊髓病的常见病因,在亚洲人群中尤其多见。日本学者报道其人群患病率为1.9%-4.3%[1];国内报道在北方地区颈肩痛患者中患病率为0.44%-8.92%[2]。早期对该疾病的研究以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为主,证实其为多基因及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病。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后纵韧带骨化的可能易感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研究逐渐成为探索疾病发病相关易感基因位点的主要方法。笔者就近年来OPLL发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