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60-66,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号13BKS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整体性结构及其实现方式"(项目号12YJA71004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洞悉到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能够令个体摆脱客观性的压迫和枷锁,从而逃离痛苦、死亡和无意义等经验性局限的束缚。哲学之所以可作为一种改造物质现实和救赎受难人类的力量,一方面缘于哲学的性质已从"爱知"转化为"真知",拥有了对现象世界科学的、独断论的解释,另一方面缘于哲学的命运将与那些最需要它的受压迫、受歧视、受奴役的无产阶级的救赎方式相结合。马克思对受难无产阶级的设想不是意识的思辨,而是对历史现实的描绘,不是对拯救世界"选民"的拣选,而是对解放者的确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