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瑞玲[1] 冯志芬[1] 王宁[2] 王园园[1] 孙锦山[3]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开封475004 [2]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3]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11期1068-106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720102310103,122102310479)
摘 要:艾滋病(AIDS)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是AIDS最有效治疗方式.但ART长期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HIV变异导致耐药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对HIV-CD4膜融合过程的分子机制及gp41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gp41基因不同功能区为靶点的HIV融合抑制剂和融合阻断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2.笔者利用多靶点脂溶性光敏剂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在适当波长光照下发生的光化学和光生物学效应,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直接破坏血浆中游离HIV的双层脂质包膜结构和嵌于包膜中的病毒包膜糖蛋白表面的亚基gp120和跨膜亚基gp41,使HIV失去对CD4+T淋巴细胞的吸附和融合而失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