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卫红[1]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13年第6期51-62,共12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康德的"物自身"具有两种不同的所指:刺激我们感官的外部对象本身和来自主体的、构成我们知识的先天根据。两种意义上的"物自身",分别是康德在批判主体的认识能力过程中,相对于"认识"的主体性和"知识"的局限性而预设的"客观对象",各有其批判功能。通过这一概念,康德不仅否定了那种从外部世界寻找知识的客观根据的做法,而且在开启从主体自身寻找知识的客观根据的新思路的同时,划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