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培河[1] 陈赛君[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出  处:《长白学刊》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Changbai Journal

基  金: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研究"(12FKS004)阶段性成果;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历史规律作用机制及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合规律性研究"(10YJC71005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历史逻辑,需要我们首先考察历史必然性如何贯穿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历史必然性应该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坚定不移贯穿下去,但现实社会如何贯彻,则取决于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植根于现实社会环境、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实践必然性的把握和贯彻程度。因此,历史具体呈现什么面貌,不能直接归结为历史规律的客观支配作用,在现实意义上,人的能动作用具有主动精神。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溯源于对民族复兴历史必然性的成功承接,立足于对当下社会实践客观要求的深刻自觉。

关 键 词:历史必然性 历史逻辑 民族复兴 自觉 

分 类 号:B2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