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剑艺[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106-113,共8页Folklore Studies
摘 要:山东阳谷一带陌生男子间尊称"二哥"讳称"大哥"的社交称谓,实滥觞于明代以来广泛流传的"武松文化"。它使得相貌魁伟、刚强侠义的武松二哥形象以及恰成反衬的武大郎形象深入人心,导致"大哥"成为避讳,"二哥"成为社交尊称。这其实是一种"英雄崇拜"的结果。但家庭内兄弟排行"大哥"、"二哥"俱全,说明此前亲属称谓已经定型。河北清河县也有此语言现象,属武松文化的正常延伸。但天津尊称"二爷"、"二哥"却与武松文化无关,其历史渊源是"拴娃娃"民俗。而今此种语言习俗已呈衰微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