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法身思想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凯[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13年第4期20-26,共7页Mt Wutai Researche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92326234)

摘  要:鸠摩罗什入关后《大智度论》的译出,使中国学僧首次接触到了较为详细的印度佛身理论。庐山慧远正值此时,较早学习了《大智度论》,并就佛身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法身"存在的诸多疑问求教罗什。在两人的书信集《大乘大义章》中,慧远将法身理解为有形有相的实体。与罗什交流后,慧远对法身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纠正,但法身实有思想仍未改观,这为晋宋之际佛教义学的转向发挥了重要的理论铺垫作用。因此,探讨东晋庐山慧远的法身思想,有助于凸显其在中国佛学思潮转向中的理论意义。

关 键 词:慧远 鸠摩罗什 法身 《大乘大义章》 

分 类 号:B949[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