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中和说质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裴斐[1]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15-21,共7页

摘  要:陈伯海同志《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很讲究‘中庸’之道,跟西方人的容易冲动,好走极端大不一样。冲庸’的思想反映在文艺观上,便是提倡文艺作品的‘中和’之美。孔子论诗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又批评.郑声淫’,主张‘放郑声’(《论语·卫灵公〉〉),就是‘中和’的美学准则的具体体现。”该文接着又列举《左传》所载吴公子季札如鲁观乐时所说的话,

关 键 词:情理 民族性格 文化思想 中国文学 文艺作品 《关雎》 哀而不伤 《左传》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