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晋稀[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
出 处:《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84-90,共7页
摘 要:在诗史的发展长河中,白居易是伟大诗人之一。他有整套的诗歌理论,在宋代以前,他的创作留传下来最多。解放以后,他的理论被誉为历史上现实主义的代表;他的讽谕诗也被赞为现实主义的典型。较之解放以前对白居易的研究,无疑的是取得了新的成果。但是,对一个作家的研究如果定型化了,就容易使后来研究者产生惰性,不去进一步熟悉白居易的所有作品,掌握其前后有关作家的材料;不能从唐代诗史、甚至中国诗史的角度,进行新的探索,作出新的突破。因此,笔者拟对白居易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作一些新的探讨。在一篇论文中,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谈透彻,但"椎轮为大辂之始",庶几供大家商酌、批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