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裕锴[1]
机构地区:[1]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64-74,共11页
摘 要:如果我们承认诗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之一,就免不了要追寻诗之存在的意义以及诗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目的。这是诗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富有争议的问题。就中国传统诗学对“诗之为用”的认识而言,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为政治功能,所谓“美刺”、“讽谏”,指斥君王,批评时弊;其二为道德功能,所谓“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三为心理功能,所谓“遣兴怡神”,“陶冶性灵”,疏导情感,安顿人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